首页 资讯 正文

中希文明交流互鉴结硕果

体育正文 242 0

中希文明交流互鉴结硕果

中希文明交流互鉴结硕果

  在雅典市政府组织的中文培训(péixùn)课结业典礼上,雅典商务孔子学院(xuéyuàn)教师正在展示茶艺。  刘扬雪摄

  走进位于希腊首都雅典(yǎdiǎn)闹市区的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大楼,一股清幽雅致的气息扑面而来。大堂内(nèi),“东西互鉴(hùjiàn)美美与共”展览展示中国与西方在古典时期的不同发展方向与特色。古色古香的图书馆里收藏着关于古典学研究的多语种书籍(shūjí)6000余册,成为外国学者了解中国历史(lìshǐ)文化和古典学研究成果的窗口。

  2000多年(duōnián)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wèi)人类文明(rénlèiwénmíng)演进作出了奠基性贡献。从古典文明对话到语言人才培养,再到戏剧艺术交流,中希文明互鉴结出累累硕果,有力(yǒulì)引领不同文明多元共生、交流互鉴。

  “两个(liǎnggè)伟大文明之间的对话”

  今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zhōngguóshèhuìkēxuéyuàn)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际史诗学大会(dàhuì)在雅典举行。大会以“史诗传统与(yǔ)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就史诗研究及其跨文化交流、文化遗产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děng)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这是中国古典文明(wénmíng)研究院成立后举办的首个大型(dàxíng)活动。希腊文化(wénhuà)部秘书长季扎斯卡卢在致辞中表示,古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底蕴(dǐyùn)丰富,对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进程有着深刻影响。举办国际史诗学大会不仅能加强两国之间的文化合作,也能促进关于史诗传统永恒价值及其作为人类(rénlèi)遗产意义的交流。

  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院长李新伟表示,研究院定期举办活动,与希腊及(jí)各国古典研究机构展开合作,未来还将开展暑期研修、进行联合考古发掘(fājué)等,为推动(tuīdòng)世界古典文明研究交流、促进人类文明(rénlèiwénmíng)传承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近年来,中希文明(wénmíng)交流互鉴(hùjiàn)成果不断。2023年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在雅典(yǎdiǎn)成立,迄今已出版多种学术辑刊和丛书,并举办首届(shǒujiè)全球文明互鉴国际学术论坛;去年11月,中希在北京共同举办首届世界(shìjiè)古典学大会,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专家学者和文化名家等与会;不久前,“中希数字遗产联合实验室”在希腊国家考古(kǎogǔ)博物馆揭牌,将以数字化技术为两国文明互鉴开辟新路径。

  希腊文化部部长(bùzhǎng)门佐尼多次访问中国。她表示,近年来希中(xīzhōng)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彩,不仅拉近了(le)两国人民的心理距离,也促进了双方在多个层面的相互理解。“希中友谊不仅是两国间的伙伴关系,更是两个伟大文明之间的对话,将(jiāng)帮助人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到更好的相处(xiāngchǔ)之道。”

  “对中文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rén)越来越多”

  不久前,30名雅典(yǎdiǎn)市民收到了(le)雅典商务孔子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他们参加(cānjiā)了雅典市政府组织的中文培训课,在为期3个月的学习中加深了对中文的理解,还体验了书法、剪纸、茶艺等。学员彭妮·格卡沃表示:“我的中文水平(shuǐpíng)有了很大提高,如果再(zài)组织这样的活动我还要参加。”

  雅典市政府相关负责人约(yuē)安娜·齐亚西奥表示(biǎoshì),市政府首次(shǒucì)与雅典商务孔子学院开设中文培训课程,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期待双方继续合作。

  雅典(yǎdiǎn)商务孔子学院(xuéyuàn)(xuéyuàn)成立于2009年,是希腊第一家孔子学院,学院培养的3000余名中文人才活跃在中欧交往的多个领域。在比雷埃夫斯港务局工作(gōngzuò)的马里奥斯·博格达尼就是其中之一(zhīyī)。他告诉记者(jìzhě),雅典商务孔子学院的中文课程让他对中国的语言、国情、文化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我的职业发展帮助很大,我身边和我一样对中文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

  目前希腊已开设4所孔子学院,成为(chéngwéi)希腊民众了解中国(zhōngguó)和中国文化、促进中希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2023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希腊西阿提卡大学合作成立西阿提卡大学孔子学院(xuéyuàn)(xuéyuàn),因以中医药为特色,被当地民众亲切地称为“中医孔子学院”。该学院中方院长(yuànzhǎng)许文杰告诉记者,学院不仅教授中文、组织文化活动,还开设中医课程、组织健康(jiànkāng)讲座和(hé)体验活动等。

  西阿提卡大学孔子学院希方院长乔治·乔古蒂斯是西阿提卡大学理疗系教授,多年来致力于针灸疗法的(de)研究和(hé)推广应用。他表示(biǎoshì),西阿提卡大学此前已开设有关针灸的课程,孔子学院的成立和中方教师的到来让当地民众对(duì)针灸疗法有了更多的了解。

  爱乐娜是西阿提卡大学物理治疗学专业一年级学生,从入学开始坚持学习中医针灸(zhēnjiǔ)。她告诉记者:“我的职业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治疗师,针灸是一项(yīxiàng)必不可少的技能。在学习针灸的过程中,我对中国(zhōngguó)文化(wénhuà)也产生了兴趣。我希望未来(wèilái)有机会前往中国,继续深入学习中医及相关技术。”

  “用戏剧搭建中希文化交流(wénhuàjiāoliú)的桥梁”

  在(zài)雅典圣诞剧场内,一场融合东西方韵味的舞台剧《新·白蛇传奇》正在上演。剧中,古希腊(gǔxīlà)医神阿斯克勒庇(bì)俄斯在杭州西湖边找到了自己权杖上的白蛇,自己则幻化为许仙,在中国各地旅行。妙趣横生的剧情得到了希腊观众好评,他们纷纷表示,该剧不仅(bùjǐn)帮助他们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也(yě)对古希腊文明有了更多思考。

  这部舞台剧由中希(zhōngxī)华人(huárén)戏剧联盟原创,自2022年首演以来已在希腊4个城市累计(lěijì)巡演13场。中希华人戏剧联盟由旅希华侨王婉萍和丈夫朱皓天于2021年发起成立,目前已汇聚40多位中希戏剧同好,找到了一条“中希合璧”的(de)独特演绎方式。

  该联盟的(de)第一部话剧《古希腊穿越(chuānyuè)之旅》改编自希腊当地剧本,讲述一名中国游客在(zài)雅典卫城游览时意外穿越,拜访多位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哲学家的故事。王婉萍表示,该联盟创作的多部剧中既(jì)包含中国传统戏曲服饰和唱段,也融入了希腊民族歌舞,让两国观众领略对方传统文化(wénhuà)魅力。

  古希腊(gǔxīlà)是西方戏剧的发源地。中国(zhōngguó)戏剧导演罗锦鳞以(yǐ)中国传统戏剧形式,将10余则古希腊神话(shénhuà)搬上多国舞台。在《俄狄浦斯王》中,他特意为(wèi)饰演俄狄浦斯王的演员设计(shèjì)中国戏曲中的程式动作“摔抢背”,以表现人物精神上陷入巨大悲怆。1986年(nián)5月,剧组受文化(wénhuà)部委派(wěipài),组成“中国戏剧演出团”赴希腊参加第二届国际古希腊戏剧节,引起轰动。当时的法国科学院院士、古希腊文学专家彼特里迪斯盛赞此剧:“我想也许只有像中国这样拥有古老文化的民族才能理解古代希腊的智慧和文化传统。”此后,每年的国际古希腊戏剧节都能看到中国剧团的风采。

  在(zài)中希华人戏剧联盟努力下,中希国际戏剧节已(yǐ)在雅典成功举办两届,目前,新一轮演出(yǎnchū)正在筹备中,中国民族文化周系列活动(huódòng)今年5月走进希腊。希腊基础设施与交通部部长、文化部前副部长季马斯表示,希腊政府(xīlàzhèngfǔ)全力支持戏剧节举办,期待希腊和中国之间进行更多文化交流。王婉萍说:“戏剧艺术可让不同国家民众实现(shíxiàn)情感的互通(hùtōng)。我们用戏剧搭建中希文化交流的桥梁,也希望将这一平台扩展至欧洲其他国家,实现更广范围内的文明互鉴。”

  《 人民日(rì)报 》( 2025年06月06日 03 版)

中希文明交流互鉴结硕果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