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小课堂里的大治理:“百千万”工作法赋能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体育正文 20 0

小课堂里的大治理:“百千万”工作法赋能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小课堂里的大治理:“百千万”工作法赋能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手机上收到‘免费领红包’的(de)链接能不能点?”“油锅起火该怎么处理?”在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江林新城北社区的公益课堂上,30余名居民正(zhèng)聚精会神地听着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讲解。这是该社区运用“百千万”工作法推出的民生服务项目之一,通过党建引领、党员(dǎngyuán)带头、群众(qúnzhòng)参与,将反诈宣传、消防安全等(děng)实用知识送到居民“家门口”,让(ràng)基层治理既有温度又有实效。“爱上电子城,幸福(xìngfú)过日子”,在这里不仅是口号,更是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百事帮”架起连心桥(liánxīnqiáo) 陌邻变亲人 “以前邻居见面都不认识,现在(xiànzài)大家一起上课(shàngkè)、参加活动,遇到问题还能找‘百事帮’队(duì)伍帮忙。”居民王阿姨口中的“百事帮”,正是江林新城北社区通过“百千万(bǎiqiānwàn)”工作法组建的邻里互帮队。社区以党组织为纽带,发动普通党员、流动党员和热心群众,将(jiāng)“生人社会”转化为互助互爱的“亲人社区”。 公益(gōngyì)课堂的(de)开设正是这一理念的延伸(yánshēn)。社区党总支整合“百事帮”队伍(duìwǔ)中的专业资源,邀请民警、医生(yīshēng)、律师等担任讲师,每月开设生活常识课程。“课程内容都是根据入户时收集到的需求,比如老年人防诈骗、家庭急救知识,特别实用。”社区党总支书记刘诗玮介绍。“爱上电子城,幸福过日子”,从邻里互助开始。 “千户访”精准(jīngzhǔn)对接需求:从“坐等诉求”到“主动服务” 如何确保公益课堂“接地气”?答案藏在社区的“千户访”入户中。去年以来,社区邻里互助(hùzhù)队累计走访群众(qúnzhòng)千余户,梳理出(chū)“老年人防诈意识弱”“新住户安全(ānquán)知识缺乏”等共性需求,据此定制了公益课堂的内容。 “走访时发现,不少老人因诈骗损失积蓄,我们就重点增加了反诈课。”志愿者张师傅说。课堂上(shàng),民警(mínjǐng)用真实案例拆解骗局,居民(jūmín)们边听边记,课后还(hái)主动当起“宣传员”。这种“需求(xūqiú)—服务—反馈”的闭环模式,让社区服务更精准,也让“爱上电子城,幸福过日子”的理念深入人心。 “万家和”平台聚力解难题(nántí):小课堂撬动大治理 公益课堂的背后,是社区“万家和”党建联席平台(píngtái)的支撑。通过整合民警、物业、司法等多方(duōfāng)力量,社区将课堂延伸为解决问题的“会客厅”。例如,有居民反映小区(xiǎoqū)消防通道杂物堆积,课堂上的消防安全课便同步联动物业开展专项整治,隐患一周(yīzhōu)内整改完毕。 “百千万’工作法的核心,是把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到每个角落。”如今,江林新城北社区的公益课堂已惠及居民百余人次,成为(chéngwéi)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的生动实践。在这里(zhèlǐ),“爱上电子城,幸福过日子”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党建引领(yǐnlǐng)下社区共建(gòngjiàn)共治共享(gòngxiǎng)的美好现实。 (图片由电子城(diànzichéng)街道江林新城北社区授权提供)
小课堂里的大治理:“百千万”工作法赋能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